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省志载浏阳普迹白鹤茶被列为贡茶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4:21:4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来源:浏阳网



内容摘要: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52岁的付万方坐在自己开的茶庄里,品着今年采摘的第一道新茶。这是半个月前,从普迹镇725米高的黄茅尖上采摘而来的,他为茶取名为“黄茅尖白鹤茶”。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52岁的付万方坐在自己开的茶庄里,品着今年采摘的第一道新茶。这是半个月前,从普迹镇725米高的黄茅尖上采摘而来的,他为茶取名为“黄茅尖白鹤茶”。他静默地抿一口茶,味蕾似乎还留存着第一次品尝的茶香:茶水淌过舌尖,一股清凉,渐渐地,又有些许淡淡的奇香味。

他听当地老人说过,茶有个好听的名字——“白鹤茶”。清乾隆年间曾进献朝廷,专供帝王将相享用,每年纳贡四斤,产量很少。
探寻725米黄茅尖上寻找【白鹤茶】

黄茅尖坐落在普迹镇古寺村,海拔725米,东毗醴陵,南接白茅尖,西眺金江盆地,是金江河发源地之一。

黄茅尖山势起伏,远看像条黄龙。经三五户农家,行至半山腰。又从一岔路口转至一条狭窄泥巴路,路边茅草绿得发亮。

63岁的黎新仁曾是村支书,听闻我们前来了解“贡茶”,没来得及放下挽着的裤脚,便领着我们前往一片竹林,前方一垄一垄的茶树。

在一棵稍大茶树前停下,黎新仁拨开拢在一起的枝干,告诉我们,“这是最老的一棵茶树,听祖辈们说,可能是当年的贡茶树。树上采摘的茶,用长沙白沙井井水泡茶后,像白鹤在水中飞翔,因此又叫白鹤茶。乾隆时,曾进贡给皇亲贵族,成为贡茶。”

这棵茶树叶厚粗糙,与刚发出状似松针的嫩叶形成鲜明对比。同行的镇政府工作人员陈妥仁说,“有当地人说,发现这棵树时,要搬着楼梯采摘嫩茶,树冠约10来平米。后来有村民闻讯而来,折一两根树枝回去插植,最后成了这样。这边上的其他茶树,约200多棵,也算是贡茶树的‘子孙’了。”

溯源省志记载【白鹤茶】被列为【贡茶】

付万方所喝的“黄茅尖白鹤茶”,正是从这里采摘后做的。今年3月31日,付万方和采茶人一同采摘了10多斤茶,做成了1斤6两茶叶,“不卖,平日来客人了才喝点”。

“黄茅尖白鹤茶”的品质,市农业局农技中心经作站站长古鹏说“有一定原因”:这里山高雾浓,岗峦重叠,适合茶叶生长,正所谓“云雾山中出好茶”。

高级农艺师刘年浪曾去过黄茅尖,“森林植被好,空气湿度较大,雨量充足,土壤为中性偏酸土壤,漫射光占优势,茶叶口感特别好。”

自唐朝开始,入贡朝廷茶叶质量要求很高,所以还在重要的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贡茶制作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浏阳市淳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平国,也对黄茅尖上的茶叶着迷过,“史上曾有记载这里出过贡茶”。

但付万方口中的“黄茅尖茶”就是村民口中所说当年的贡茶“白鹤茶”吗?浏阳文史专家潘信之说,浏阳道吾山曾叫白鹤山。浏阳论坛网友“浏水一沙”曾在帖子中说,唐宰相裴休居于城南天马山麓时,旁有白鹤岭盛产茶叶,裴休常品茗吟诵。裴休回朝后,忆浏阳茶韵,着白鹤茶为贡品,以祛思念之情。“白鹤茶”会不会产自这里?

据湖南省省志记载,“浏阳普迹‘白茅尖’与‘黄茅尖’两山峰的茶树,树高干粗,叶大肉厚。茶叶冲泡后,芽张叶展,如白鹤飞翔,故誉为‘白鹤茶’。品质特佳、曾被列为贡茶。”如此说来,黄茅尖上曾产过“贡茶”已是毋庸置疑,至于现在这棵树是不是曾经出产贡茶的那棵树,我们无从得知。

传闻

“白鹤茶”曾得乾隆御书

高优在普迹镇政府工作13年了,关于白鹤茶的故事,他听说更多的是,当地老人关于白鹤茶的传说。

清乾隆初年,山下有一秀才,家境贫寒,夫妻徒步上黄茅尖采回鲜茶叶,制成绿茶进贡。乾隆当即命太监泡此茶于御杯之中,顷刻之间只见茶叶翻跃,叶尖朝上,栩栩如生,阵阵芳香扑鼻,品尝起来有醒脑提神之功效。乾隆大悦,连声赞道:“好茶,好茶!”欣然命笔御书“黄茅白鹤茶”,给秀才以奖赏,此茶被定为贡茶。后人采集黄茅白鹤茶种籽陆续种植,仿效制作各种茶,素有“黄茅尖茶天下香”的美称。

茶史

茶价陡涨,浏阳农户曾拔麻种茶

浏阳产茶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生态环境,茶叶品质优异,曾是茶叶主产区之一。

“北乡一带,历史上曾有拔麻种茶记载,即,将传统种植的苎麻拔除后大量种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席专家粟本文说,他曾在谭嗣同所撰的一部专著中看到过相关文字记载,但具体情况待考证。据浏阳县志记载,清同治二年(1863)汉口开埠后,茶价陡涨,农户拔苎麻种茶。

茶园

3.9万亩茶园散发茶香

据了解,我市共有3.9万亩茶园,主要分布在浏阳北区的淳口、社港、沙市、龙伏等乡镇。淳口银峰和淳峰茶业产茶占浏阳90%,官桥等地还有些零散的茶场,多为农户自己采摘、自己饮用,多为绿茶和红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茶帮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