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喝“土茶”是感受精神的“轮回”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2:42:0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朋纳小店 于 2013-3-13 12:43 编辑

来源:上虞日报





内容摘要:多年前,祖父家附近开设了一家精制茶厂。那精制茶煞是好看,撮一把刚由机器炒制的精制茶放于手心,其细细的、密密的,聚拢一起,在阳光下显得乌黑闪亮。

据说,这精制茶是出口的,故而其身价倍增。于是乎,老家人送礼开始选用这精制茶。然而,我却愿意喝“土茶”。“土茶”,其实只是有别于精制茶的一种叫法。

“土茶”虽是由手工制作的,它松蓬着身子,缺乏精致;它青涩着外表,欠缺亮润,但它的香味却是精制茶所无法取代的。闻精制茶,因为留下太多机器的金属味而肢解了茶味;嗅“土茶”却是从里到外的清香。这样的一份清香,自然在泡茶中被放大到了极致。


当年在小山村,与邻居一起喝夜茶成了我最为放松的时刻。当祖母从茶罐中撮一小把 “土茶”娴熟地放入茶碗里,再续上由铜茶壶烧沸的泉水时,便满屋生香。在清香馥郁里,我仿佛觉得自己正遭遇一场茶与水的约会。“土茶”在沸水的冲泡中虽没有像精制茶那样花枝招展,却有得是属于自己的那份厚重,就像一位上台不久却功力了得的老生,气定神闲,歌喉便一圈圈打开,音域便一片片放开。是啊,那种由淡至浓而鲜香略甜的滋味从味蕾传向每个人的脑部神经,似乎每个人全身的细胞都像伸了个懒腰轻微地抖擞起来一样,感到一种温暖的满足感顿时环抱周身。于是,大伙儿的话匣子便次第打开,劳作的疲惫亦始渐渐消退。

“土茶”除了有其本真的香醇外,更因为其耐喝。一小撮“土茶”,足伴你喝到子夜而依然茶味浓郁。有位茶人曾经说过:“耐喝的茶,就像稀有的厚道之人。初识或许未必觉得很有缘分,未必话语投机。再续前缘,亦没有‘相见恨晚’。待逐渐圆通合拍之后,却开始相处舒心。再深交,感觉心灵相贴,互相润泽。再处之,‘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鲍叔牙与管仲,相互包容,相互欣赏,高山流水遇知音。淡淡留香,淡淡地思念下一次的重逢。”而今想来,当年祖父家何以有那么多的人去喝夜茶,除了祖母的好客,该是缘于“土茶”的魅力。虽说,老实巴交的老乡们未必懂得上述哲理和情韵,但“土茶”的酽醲与老乡的厚道相融相合,分明营造出一番散散淡淡的缘分,造就了无数次永恒的刹那。

祖父家的“土茶”,品质似乎比别家的更好。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些茶叶树长在高山上,按小叔的话说,清晨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山上的天空就像刚用溪水洗过的蓝宝石,晶莹透亮。上得山去,在那里,人们说话的声音能够传到蓝天,跳一跳伸出手去就能够摸到蓝天,用笔蘸一蘸蓝天就可以为茶园上色。真没想到,读书不多的小叔竟能说出如此富有诗意的话来。

有一回,应小叔之邀,我登上高山,看到了茶园。茶园并不大,乍看,这些茶树似乎与山麓的其它茶树并无二致。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该是其形其姿了。因为山高,平日不太打理,故而茶树平添了一份难得的野趣,枝杈曲曲弯弯,遒劲有力,多呈不规则的旁逸斜出。真正吸引我眼球的,还是那种嫩绿,真可谓是青翠欲滴了。正当我诧异之时,细心的小叔将几片从山麓茶园里摘来的茶叶交与我,要我与高山上的茶叶作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确乎比出了名堂。原来,高山上的茶叶其齿轮状的边沿显得既密又尖,且茶叶质地明显厚实,这当是为山麓的茶树所不具备的。想想也是,这里终日云雾缭绕,又绝无丝毫污染,吸纳了日月精华的茶叶其品质当然可想而知的了。

我回到了城里。每每茶叶上市之时,大叔、小叔总会给我们捎上一些“土茶”。城里喝茶,多用玻璃杯。而玻璃杯的妙处,则是从泡茶之时发现的。我总以为,品茶不但要享受茶的滋味,更要享受茶的颜色,那种无比娇嫩的绿色。尤其是“土茶”,一俟与热水相遇,便绿得肆意,绿得彻底,绿得快乐,远非精制茶堪比。须知道,绿色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美好的享受。绿是生命的颜色,和谐的颜色,从光谱仪上看——赤橙黄绿青蓝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都居中。绿是中间色,它对两极有协调作用、中和制衡作用。似乎只有玻璃杯才让这种绿绿到极致,绿到我们的眼睛——其实,品茶原本就要用眼睛的,只有眼睛舒服了,嘴巴才舒畅,心里才舒泰。周作人先生对茶的理解是:“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是的,那些年里,家里经济拮据,但空闲时刻用玻璃杯泡上一杯“土茶”,便俨然成了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就如《声声慢》中所言——“守着茶儿,独自怎生得美!草长更兼温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土茶”的胳膊,终究难以扭过市场经济的大腿。在炒制针形茶、辉白茶、龙井茶等能够赚得丰厚利润的今天,大叔小叔终究还是放弃了“土茶”的炒制。然而,不知为何,我总时时怀念“土茶”。每每品茶时,对于“土茶”的思念,就恍如园里的韭菜你不割,它却静静地长;就像窗前的青藤你不剪,它却慢慢地爬;更像很多很多的话你不说,它悄悄地沉入心河……

有一天,一位山里的朋友来看我,给我捎来了两斤茶叶。他告诉我:这是他选用高山上的茶叶自己亲手炒制的,虽然样子难看了些,但很受用的。听罢,我迫不及待品尝起来。一品便觉是地道的“土茶”,我甚至厚着脸皮说:“以后每年还请你送我两斤,这‘土茶’我爱喝!”

哲人说过:“由朴素生活到奢华享受再到朴素生活,这一过程并非同义反复,而是人类社会在进步中所伴随着的一次次回顾、检讨、审视、扬弃、判断,是不断去伪存真的升华。”信然!而今在一些地方,茶叶的要价在几千元乃至上万元。尽管这是为有钱人定做的,但当它成为一种相互追逐的奢华风气时,导向不免出了问题。我爱喝“土茶”,并非为了标新立异,更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感受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轮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茶帮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