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5年6月,猪八戒网宣布获得总计 26 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最新估值超过110亿元,成为服务众包领域名符其实的“独角兽”企业。从“猪”脱变成“独角兽”,猪八戒打破了BAT的层层封锁,正式踏入百亿级企业。众包服务市场延生了这一巨兽,那么,“茶行业”互联网+是否具备延生下一位“巨兽”的条件吗?
如果你不顺应时势,无论怎样努力,失败的还是会失败的。近几年,围绕芳村为中心的服务平台或APP,包括:茶点西西、茶VV、他茶网、茶通APP、易茶APP、陈升宝APP、茶搜搜、茶厂网、茶商中国等等,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思维模式、产品理念同质化严重,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来之不易的流量亦慢慢地流失,流量不稳定,忠诚度低。以信息流为核心的茶搜搜低调转型,茶厂网、茶商中国撤离芳村,再到以B2B为核心的茶通APP宣布暂停服务,这无疑是对现时行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诉求提出了质疑。
![]()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某一渠道。一度依赖信息不对称获取生存空间各大服务平台,早已感受到寒冬的逼近。很难说行业内平台的主流有没有跑偏,但到目前为止,行业内还没有一个真真正正的互联网平台能占绝对的领导地位,好像这行业除了跟BAT玩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一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显然要比BAT电商巨头们要跑得慢,但专注在服务交易和服务众包领域进行布局,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服务众包平台,这就是猪八戒网。从猪八戒网身上我们看到了,任何大环境都有可能会被打破,关键是你是否发现这个风口,并能把握住这一机会。当然,还要看行业是否具有这样的特性。 在此提出一个观点:“茶行业是具备延生下一头“独角兽”的条件的。” 第一,茶业行业市场规模足够大 相关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茶园总面积达到4316万亩,2016年中国茶叶产量预计达8万吨。2015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其中线上销售市场规模近120亿,2016年茶叶线上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数据来源: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茶叶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线上线下交易额差距相非大,可以预测上升空间是非常之大的。 第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数多且散,呈现“行业大、企业小”的特性 以芳村为例,商户就达到6000家之最;在广东地区,传统批发市场就达到数十个之多;在“互联网下半场”来临的的背后,更多中生代企业渴望的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第三,行业生产、采购、分销等环节链过长,更多还是处于草创阶段,信息化程度低 这就考验从中延生的行业服务平台是否能够精简渠道,真正实现上下游的以需定产。由产业链入手,打通上中下以及物流等环节,甚至提供金融服务,删除产业的冗余,真真正正为企业减少流通成本,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第四,无论是品牌企业还是一般商户,又或是普通消费者,都有提升的的诉求 品牌企业希望通过互联网将品牌形象有效地推广出来;一般商户希望通过互联网更有效地了解到所需的市场信息或便捷的进货渠道;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的交流获取更多更真实的产品信息。 我们期待有一日,茶行业同样出现一头“巨兽”,或许日后不再是“飞天猪”、“独角兽”,或许是一条“鱼”、一只“龙”,那怕是一只甲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