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北京的茶友,通过一些微信群加了微信,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单独聊过。有一天,他说:“我看你那儿有不少的老茶,感觉你觉得挺专业;给我推荐几款呗。”我尝试着给他介绍了几款,文图并伴有详细的口感和转化的介绍。这个茶友先后向我拿了上百万的年份茶。而且只通过电话,至今都没有见过面。确定某款茶后,他的话语很简单“算一下总价多少?”
然后便安排财务就转账过来。关于他,我了解不多,只知道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像他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对茶的要求很明确。一是年份,二是仓储,三是有一个专业的人帮他把关。有时喝一些茶也跟我在微信上闲聊,说现在喝惯了有年份的,总觉得生茶过于生猛,喝不进去。
经常被这种陌生的信任所感动,也皆缘于茶。老茶是时间沉淀的产物,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凿,更是一种用生命完成的修行。
如今的珠三角买老茶的客人,对于仓储的要求比较高,大多要求纯自然干仓茶。在今天的芳村和东莞的茶叶批发市场,主流也是做自然干仓茶。 在芳村专业做精品中老期茶的商家中,甚至专门提炼了针对中老期茶的“六味鉴茶法”,对于老茶的年份、仓储、品相、香气、滋味和茶底的鉴别,制作了细致流程化的实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