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时俱进:文化传承的产业复兴
“全面认识凉茶的社会文化、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全行业团结一致研究凉茶文化和产业发展中的内涵、价值与责任,促进行业的共同繁荣,意义非常重大。”峰会主办方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指出。
资深文史考古专家、广州市博物馆终身名誉馆长麦英豪认为:“凉茶成为了岭南人、中国人维系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条根脉,是药食同源理论最好的承载物。它体现了中国,尤其岭南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乡土化。” 麦英豪指出,天人合一”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凉茶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凉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与时俱进的结果。
据悉,在东晋葛洪奠定了凉茶的理论基础之后,凉茶经历了数百年品牌形成、发展的漫长历程。清道光年间,凉茶发展出现了葛洪之外的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凉茶始祖王泽邦。有据可考的中国凉茶史上的第一个凉茶品牌就出自王泽邦之手。以王老吉凉茶的诞生为分界点,凉茶的发展注入了比较多的商业文化,开始逐渐形成更多品牌,并有了大的发展,凉茶开始进入品牌传承阶段。
麦英豪指出,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全球暖化、气候异常等问题凸显;世界各地频繁交流,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区域因素大大减弱,且现代人节奏快,压力大,预防上火已经不仅仅是区域需求,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多宝集团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红罐王老吉,开启了整个凉茶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兴景象。
各方合力:“凉茶公约”构筑产业蓝图
而凉茶获得飞跃性的发展,则是在成功申遗之后。短短五年间,凉茶从偏偶岭南一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公开的数据也表明,凉茶入遗当年2006年凉茶饮料产量实现快速增长,达到近400万吨,到2010年凉茶的年销量已经增至600万吨。以红罐王老吉为首的非遗品牌更是始终牢牢掌控近90%的市场份额。
然而,凉茶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也存在隐忧。张俊修向记者坦承,广东凉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山寨”的问题,“许多企业打着凉茶的旗号,其实生产的并不是真正的凉茶。”与会相关领导表示,“要保持凉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规范行业、促进自律。”文化部领导进一步指出,《凉茶文化与产业发展公约》正是集中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凉茶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共识。据悉,签署《公约》的50余家企业推动文化普及、促进行业自律、确保产品质量等达成一致共识。
业内人士认为,《公约》将代表凉茶正宗的非遗品牌形成一股合力,其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已经无可撼动,而是否能合力走向世界,也十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