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12-27
- 最后登录
- 2024-6-3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21849
- 精华
- 0
- 帖子
- 6859
 
|
来源:科教新报
内容摘要:在近日举行的湖南茶业发展战略论坛报告会上,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提出,湖南茶叶种植应主推“密矮早”的品种和技术。
在近日举行的湖南茶业发展战略论坛报告会上,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提出,湖南茶叶种植应主推“密矮早”的品种和技术。
我省茶园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作为绿茶、黑茶主产省,我省茶园发展慢,鲜叶难以自足,每年要从周边的贵州等省大量调入。
据介绍,茶园发展慢,关键原因在于投资回报期过长。现在推广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00至5000株,由于品种不适、管护技术不到位等原因,茶树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茶园往往要3年后才有收益,导致“茶农不愿等、企业等不起”,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同一块地栽3次茶苗还不能成茶园”的怪现象。
上世纪80年代,我省的东山峰茶场曾试验过“矮化密植速成免耕”技术,创造了“头年种、次年摘”的奇迹,这一技术曾在全国获得推广。包小村说,从现在我省的茶叶生产来看,“密矮早”技术应大力推广。每亩密植1万株,并矮化树型,增加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选择保靖黄金茶、安吉白茶、桃源大叶、槠叶齐、湘波绿2号等易成活、生长快的优质茶苗。一片茶园上,同样的投资,可以实现“当年栽、当年摘,每亩次年赚5000元”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