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溯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34: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溯源

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而儒释道思想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赖功欧先生在《茶哲睿智》中认为:“儒释道三家都与中国茶文化有甚深的渊源关系,应该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地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融贯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没有儒释道的共同参与,我们今天就无法享受与体味这种文化了。”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中也说:“中国茶道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之一,它必然植根于儒、佛、道三教所提供的思想、文化沃土之中,吸收融会了三教的思想精华,中国茶道才可能茁壮成长并开出艳丽奇葩。”“‘和’便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由此可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儒释道美学思想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审美精神的确立,对茶人人生境界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

1.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美学理念对中国茶文化审美特质,茶人审美情趣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也已成为中国人思想深处的最高理想境界,特别是影响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是中国文化东方韵味的本质所在”。作为生活艺术化的中国茶事,其追求自然的倾向,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然无极而众美”的境界也就成为了茶人的人生追求与理想目标。

道家崇尚清静无为,于自然恬淡中求的生命的延续与超越。而茶契合自然,采天地之灵气,茶性俭而清和、自然淳朴,道家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有助于修炼。因此道家对饮茶十分重视,并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

中国文人在品茶时寄情山水、忘情山水,亲近自然的倾向都与道家崇尚自然的理念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且在茶事上的求真、求自然的原则也受到道家“返璞归真”理念的影响。

而道家的“虚静”思想也潜移默化地与茶之“静”性相通。“人们一旦发现茶的‘性之所近’——近乎人性中的清、静、虚、淡的一面时,也就决定了茶的自然本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实然形态。也就是说,决定了一种文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而茶人需要的正是恰恰就是这种虚静醇和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驱除杂念,“品”出茶中蕴含的精神和“清净虚明”、“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2.儒家美学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中和”美学思想贯穿整个中国茶道,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二是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三是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裴汶《茶述》指出,茶叶“其性精清,其味浩浩,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良品而不混,越从饮而独高。”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谈到茶之功效时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


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茶帮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