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存紧压茶好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7:3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藏了几年的散茶,看到干茶的颜色和冲泡品饮后的滋味,都会有所不同。



   茶汤中的滋味没有预想中的饱满厚重,反而显得淡薄;香气飘忽并且散的很快;喝了几泡回甘生津显弱;新茶时的清凉开阔喉韵此时也几乎不见。怎么会这样?



    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藏的茶是以散茶的形式;二是存放的地方没有科学严谨;三是没有定期检查所存放的茶。若是能够保证后两条,还是以散茶的形式存放,会如何?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以散茶的形式存的茶品,在茶叶的氧化反应、微生物的分解及形成新物质等后发酵活动有明显的弊端。



     首先是香气的挥发

    茶叶中的香气分子,长时间、大面积接触空气后,会逐渐消散在空气中。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茶品冲泡后挂杯香、茶汤中的香、留于口腔中的香的浓度都会大幅下降。也就是为什么,散茶存放后茶香会轻飘散淡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茶叶的转化需要微生物的参与有的微生物需要在有一定水分的前提条件下生成。(但这与茶品受潮完全是两码事,这里所说的水分是建立在正常合理的制作工序上。)干毛茶在紧压成型前会进行水蒸气回软,这一步骤除了让茶叶软化便于压成型外,还有利于微生物形成的作用。



      再次是茶叶需要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空间,茶叶与茶叶之间产生联结,然后才能令茶叶内含物质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转化。若是散茶的形式,茶叶之间的联结中断,繁多的酶促氧化则变为单一,即茶叶只是自己在单一的进行氧化,这样的结果除了冲泡后茶滋味的淡薄外,而且还会加快茶叶的碳化,到最后茶品也就失去了品饮的价值。

      你想象一下,孤零零的一片茶叶改如何发生更多的酶促反应?它只能自我氧化,最后碳化。而当很多茶叶聚集在一块,形成一个圈,每一根茶叶都提供一点物质用于自然转化,物质基础就变得丰厚,能让酶促反应顺利进行。同时,许多茶叶聚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香气分子被凝聚在一起,十分不易挥发。



       普洱茶要进行后发酵才能更好地展现越陈越香的魅力,但散茶形式的普洱茶不利于其进行后发酵,所以要是茶友想要存茶,建议还是以紧压茶的形式存储。【南茗佳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茶帮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