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普洱茶茶园面积与产量情况(1949年—2019年)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23:03: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朋纳小店 于 2020-4-7 23:06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仅有茶园16万亩,产茶5万担。1930~1936年,全省茶叶产量年平均在11.69万担,抗战时期,产量年平均为8.8万担,1937年全省产茶19.6万担,为民国时期全省产茶量的历史最高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1948年,年平均产茶8.4万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茶叶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云南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9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240万亩,为1949年的15倍,年平均增加5.4万亩。茶叶产量达到89.6万担,为1949年的17.9倍,年平均增产2万担。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已经达到670万亩,是1949年的42倍,1990年的2.8倍,年平均增加9.4万亩。茶叶产量达到360万担,是1949年的72倍,是1990年的4倍。
  70年来,云南省普洱茶生产发展大体可分为九个发展时期。

  一、恢复与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自50年代初到1960年,茶叶生产在迅速恢复的基础上扩大面积,茶叶产量与茶园面积同步增长,到196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62.8万亩,产量达24.01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加46.82万亩和19.01万担,年平均增加4.3万亩和1.7万担,分别为1949年的3.9倍和4.8倍。



 二、大幅度下降时期

  这一时期是1961~1962年,三年“大跃进”后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到1962年茶园面积由1960年的62.8万亩减少到35.24万亩,减少了近一半,茶叶产量由1960年的24.01万担下降到12.5万担,也减少了近一半,面积和产量均退回到1955年的水平。

  三、第二次恢复并有较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1963~1970年。其主要特征是:在产量逐渐恢复发展的同时,茶园面积迅速发展。到1970年,茶园面积发展到87万亩,比1962年增加51.76万亩,增长1.46倍,年平均增加6.47万亩。产量发展到20.91万担,比1962年增加8.41万担,年平均增加1.05万担,特别是1965年,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亲自抓保山县万亩茶园样板。这一年新种茶园18.02万亩,这一时期是云南发展茶园最多的一年。

  四、茶园面积稳中有增,茶叶产量迅速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是1971-1973年。到1973年,茶园面积达到97万亩,比1970年增加10.7万亩,年平均增加3.33万亩;产量达到30.71万担,比1970年增加9.8万担,年平均增产3.27万担,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五、茶园面积第三次大发展,茶叶产量增长缓慢时期

  这一时期为1974-1980年,在“茶叶生产要有个大的发展,速度要加快”和在安徽省体宁县召开的全国年产茶万担县经验交流会精神的推动下,云南省掀起第三次发展茶叶生产的高潮,1980年茶园面积发展到139.53万亩,比1973年增加42.54万亩,年平均增加6.1万亩.产量自1973年突破30万担以后,出现长期徘徊在30万担左右的局面。1980年产量仅为35.68万担。

  六、茶叶生产进入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自1981年开始直至1990年。自1980年以后,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省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省茶叶工作会议,制订了一系列加快云南茶叶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茶叶生产持续稳定向前发展,1981~1990年10年时间,茶园面积稳定增长。产量连续上了40、50、60、70、80万担五级台阶。1990年底,茶园面积达到240万亩,比1980年增加100多万亩,年平均增加10万亩,1986~1990年平均每年新植茶园19.2万亩,其中1988年达27.89万亩,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质量最好的时期,1990年底产量达到89.6万担,比1980年增产53.92万担,增长1.5倍,年平均增加5.39万担。



 七、茶叶生产全面高速发展,进入百花齐放时代。

  这个时期是从1991年至2007年。普洱茶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是由国家统一经营,属于国营企业。而经济的发展以及私营企业的崛起,国营茶厂日趋衰落,90年代末不得已进行体制改革,私营茶厂百花齐放。特别是到2003年随着普洱茶在香港、台湾、广东等地的兴起,普洱茶茶园面积和产量也随着全面迅速发展起来,到2007年底,茶园面积303万亩,是1949年的19倍。产量达198万担,是1949年39.6倍。

  八、茶园面积持续增长,茶叶产量大幅度下降。

  这一时期是2008年至2009年。2007年普洱茶市场崩盘,2008年经济危机,各行各受影响,经济萎靡不振,普洱茶市场一度掉入深渊。至2009年底,全省茶园面积355万亩,是1949年的22倍,同比2007年茶园面积增加52万亩,茶叶产量是90万担,差不多回到1990年的产量水平。


 
九、茶园面积产量全面增长,进入科技普洱、人文普洱时代。

  这个时期是2010年至现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普洱茶恢复了迅速增长的局面并进入科技普洱时代、人文普洱时代。科技引领普洱发展,便捷性、安全性、功效性,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的一系列令普洱茶突飞猛进。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普洱茶文化大大的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普洱茶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人文文化超出了物质所带来的愉悦。至2019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670万亩,是1949年的42倍,是1990年的2.8倍,是2009年1.9倍,年平均增加9.3万亩。茶叶产量达360万担,是1949年的72倍,是1990年的4.01倍,是2009年的4倍,年平均增长5万担。




来源:春夏秋冬老茶文化


作者:吴炯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茶帮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