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这样地形风貌复杂,交通又不便的地方,少数民族都是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在一起生活,所以不同民族茶文化形式表现得也不同。
在这些少数民族里,火塘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茹毛饮血的年代里,火塘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人们一切活动,做饭烧水、神灵崇拜、婚丧嫁娶和饮食文化均与火塘有直接关系,成为一种火塘文化,烤茶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并通过火塘折射出来,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民俗。
云南的茶文化几乎与火塘文化一样悠久。
彝族人的烤茶与火塘。
布朗族把茶当作常备药。
相比较彝族人烤茶与火塘的密切关系,古代“濮人”的后裔——布朗族流行把茶当作常备药并时常饮烤茶。
布朗族习惯将今年的新茶制作成烤茶来饮用,同样是在火塘边:首先将茶叶放在一个木瓢内,将烧热的火炭放入木制瓢中与茶叶混合抖动,这样便能够驱除茶叶中的寒气和杂质,同时能将茶叶烘烤出一种独特的花香。
之后将茶放入一个小陶罐中烤热,几分钟后,再加入热水,倒进碗中饮用。在茶树发展到大面积种植的新阶段,布朗族人把茶采下来带在身上,劳动时累了就把茶放到嘴里含着,用如此方式来消除劳累,保健身体。
在他们的观念中,出门劳作要是忘记了携带饭菜,他们不会返回来拿,但要是忘记了那套烤茶的家什,那肯定是不行的。面对别人好奇的眼光,他们会告诉你,烤茶喝了眼睛明亮,头脑清醒,消除疼痛。
他们也总是说:“上山不带饭可以,不带‘腊’(茶)不行”。于是,每年适逢采摘春茶的季节,当你来到澜沧县景迈、芒景茶山上,到处可见勤劳的布朗族男女老少在茶园里忙活的身影。
细细观察,能看到每当他们上山干活,渴了,生火烤茶喝,饿了,摘上一把生茶,蘸盐巴、辣椒当饭吃。
原创: 水苍玉
来源: 普洱杂志
欢迎光临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http://www.chappo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