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标题:
明前茶,品味新春嫩味
[打印本页]
作者:
朋纳小店
时间:
2013-4-4 12:20:31
标题:
明前茶,品味新春嫩味
来源:人民日报
内容摘要:“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福建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姚信恩说,因地区气候特点导致一些茶树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节前就可采茶。“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
“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福建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姚信恩说,因地区气候特点导致一些茶树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节前就可采茶。“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
明前茶为何受追捧
明前茶之所以受追捧,主要是由其品质优良、相对稀缺的特点决定的。姚信恩说,茶有春、夏、秋茶之分。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前采制的茶叶。一般来讲,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休养生息,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使得春茶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保健作用更明显。再加上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品最佳的。
明前茶是茶农春季采摘下来的“头茶”,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就有了“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姚信恩介绍,由于制作工艺不同,绿茶、红茶等茶类需要细嫩芽叶,而乌龙茶则较为肥厚,“明前采摘的都是嫩芽,只有绿茶、红茶等有明前茶的概念。”
姚信恩说,传统上明前茶的采摘时间为4月初清明前夕,随着科技进步和种类改良,明前茶的采摘时间也大大提前。
明前茶制作
“明前茶的采摘,必须严格按照一芽一叶的初长新茶标准。”三代从事茶叶生产的傅佛华算得上是种茶专家,他所种植的天山绿茶在宋朝即被列为贡品,“在同一区域、同一品种,最好的采摘时间只有3天。”
采摘有讲究,明前茶的制作更为精细。
“茶叶从种植、制作到成型,至少有20个步骤。”傅佛华说,以天山绿茶为例,在制作中主要有晾青、杀青、揉捻、干燥等数个工序。茶叶采摘后,先晾干十几分钟,随后经过200度至240度的高温杀青,以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最大程度保留茶叶中的叶绿素。之后,通过揉捻和烘干,成为毛茶。
姚信恩说,制作好的毛茶,还要经过挑选和造型,最终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茶。
明前茶冲泡
明前茶为茶中精品,冲泡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细节?
姚信恩介绍,水质上,最好选用矿泉水、纯净水等,用自来水冲泡易致茶水苦涩;水温上,太烫会破坏绿茶中的叶绿素,太冷又无法激发茶叶香气,适宜温度为90度至95度;冲泡次数上,按1克茶叶冲泡50毫升水标准,现在的茶叶一般可冲泡4到5次,冲泡3次效果最好。
“好的明前绿茶讲究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傅佛华拿出自家茶叶新泡的一杯绿茶,茶叶饱满新鲜,茶汤嫩绿中带有亮黄。细闻香气馥郁,品尝后茶汤清新爽口,留有回香。
“茶汤‘见绿不见红’,才表明明前绿茶的制作过程合格。绿中带黄,更是茶叶鲜嫩的体现。”姚信恩说。
明前茶挑选
市场上茶叶种类繁多,明前茶挑选又要注意哪些细节?“明前茶的挑选主要通过外形和内质的八点指标。”姚信恩说。
外形上,主要观察茶叶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其中,茶叶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色泽上,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绿茶中,以嫩绿、光润为好;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
内质方面,则在于茶叶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上等茶叶鼻嗅新鲜、浓厚纯正;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明亮、纯净透明为好,明前绿茶的汤色更为碧绿或呈清黄色;滋味上,上等绿茶清新爽口,回味浓醇。观察叶底,主要在于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上好的明前绿茶全叶淡绿清翠,形状整齐。
欢迎光临 茶帮网—一个茶厂与商家、消费者的交流平台 (http://www.chappo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